2025 年德國紅點設計大獎榜單揭曉,中國企業再次閃耀國際舞臺 —— 海悟液冷雙排微模塊憑借領先的技術創新與工業設計,從全球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,榮膺這一 “工業設計界奧斯卡” 殊榮。這一突破不僅標志著中國數據中心液冷技術躋身全球頂尖行列,更以 “中國方案” 的務實創新,為全球算力產業的綠色轉型提供了新范本。

一、AI 算力爆發催生散熱革命,液冷技術成破局關鍵
隨著大模型訓練、自動駕駛等高密算力場景的爆發,數據中心功率密度正以每年 20% 的速度攀升,傳統風冷系統在 30kW / 柜以上場景已難以勝任,“散熱難、能耗高、部署慢” 成為行業共性難題。海悟液冷雙排微模塊的誕生,正是對這一挑戰的精準回應。

模塊化設計:讓復雜工程簡單化
海悟將液冷系統的核心組件 —— 液冷機柜、CDU、配電單元等集成于標準化模塊,通過工廠預制化生產與全流程調試,實現 “即插即用” 的極簡部署。相比傳統液冷方案需 3 個月以上的現場施工周期,海悟模塊可將部署時間壓縮至 72 小時,同時通過靈活擴展設計,支持算力需求動態調整,為企業節省 30% 以上的初期建設成本。

冷板液冷技術:能效躍升的核心密碼
在散熱效率上,海悟采用先進冷板液冷技術,通過直接接觸芯片熱源的高效熱傳導路徑,將散熱能力提升至 1000W/m² 以上,輕松應對 72kW / 柜的超高功率密度。實測數據顯示,在典型智算中心場景中,海悟方案可將 PUE 值穩定控制在 1.1 以下,較傳統風冷方案降低 40% 以上能耗,每年每機柜可減少碳排放超 15 噸,真正實現 “算力增長” 與 “碳排下降” 的逆向而行。

二、從 “中國制造” 到 “全球認可”:海悟的技術突圍之路
海悟的紅點獎之路,是中國智造從跟跑到領跑的縮影。三十年深耕數據中心溫控領域,其構建的 “研發 - 測試 - 制造 - 服務” 全鏈條能力,成為突破國際技術壁壘的關鍵。

研發實力:300 人團隊的持續攻堅
海悟組建了由行業專家領銜的 300 人研發團隊,年均研發投入超 2 億元,在液冷材料、流體仿真、智能管控等領域累計獲得專利 200 余項。其 CNAS 國家認可實驗室,可模擬 - 30℃至 80℃全氣候工況測試,確保產品在全球不同地域的可靠性。
場景落地:頭部企業的共同選擇
目前,海悟液冷雙排微模塊已在粵港澳大灣區、京津冀等算力樞紐實現規模化應用。在某互聯網企業的智算中心項目中,300 臺海悟液冷機柜支撐起日均 10 億次的模型訓練任務,系統連續運行 500 天零故障,散熱效率與穩定性獲得客戶高度評價。

三、紅點獎背后的產業價值:定義全球綠色算力新生態
此次獲獎,不僅是對單一產品的肯定,更體現了國際設計界對 “中國方案” 的價值認同。海悟液冷技術的突破,正在重塑全球數據中心產業的競爭格局。

標準引領:推動液冷技術全球化普及
海悟積極參與制定《數據中心液冷系統設計與安裝標準》等多項國家級規范,并與英特爾、英偉達等國際廠商建立技術合作,推動液冷接口、協議的全球化統一。其研發的開放式液冷架構,可兼容不同品牌服務器,降低行業技術遷移門檻,加速液冷技術從 “高端場景” 向 “普惠應用” 滲透。
生態共榮:構建可持續的算力未來
在 “雙碳” 目標與 AI 革命的雙重驅動下,海悟正以液冷技術為紐帶,連接高校、科研機構與產業鏈上下游,打造 “技術研發 - 場景驗證 - 產業應用” 的創新生態。通過開放實驗室資源、舉辦行業技術論壇,海悟已培養液冷技術專業人才超千人,為產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人才基礎。

四、未來已來:海悟的下一個創新坐標
站在紅點獎的新起點,海悟將繼續深化液冷技術布局:一方面,向浸沒式液冷、噴淋式液冷等更高階形態突破,研發支持 100kW / 柜以上的超高溫控方案;另一方面,推動液冷技術與儲能、余熱回收等系統融合,構建 “零碳數據中心” 全場景解決方案。
從廣州到全球,海悟用三十年時間完成了從行業參與者到規則制定者的蛻變。此次紅點獎的獲得,既是對過去創新的加冕,更是對未來突破的期許 —— 在智算與綠色并行的時代,海悟正以技術創新為筆,在全球算力版圖上書寫屬于中國的 “冷靜” 智慧。